- 영문명
-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in Fujian During the Southern Song China
- 발행기관
- 한국외국어대학교 역사문화연구소
- 저자명
- 李瑾明(Lee, Geun-myung)
- 간행물 정보
- 『역사문화연구』제17집, 1~18쪽, 전체 18쪽
- 주제분류
- 인문학 > 역사학
- 파일형태
- 발행일자
- 2002.12.30
국문 초록
영문 초록
南宋時代的福建地方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飛躍的發展。 這樣的發展不只局限在農業和商業等社會 經濟領域上, 在文化方面這个地方也很先進。從解額我們能夠詳細了解。 宋朝根据各地方情况規 定解試合格者的定員, 也就是解額。 如果看日本京都市東福寺的栗棘庵所藏的表現南宋末期情况 的“興地圖”, 可知當時福建的解額大大其他地方, 沒發作比較。 那么什么因素能讓宋朝對福建地 區采取如此措施呢? 給各地方規定解額以后, 也根据几个標准持續增減解額。 那標准有几種, 最重要的是當地的科
擧合格者出現程度。 到北宋初期福建地方對科擧沒能起多大作用, 到了十世紀初期經過眞宋和仁 宗時代開始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 這樣的趨勢到北宋末再次變化, 科擧合格者數再次激增。 通過 現有的資料也可以確認當時福建地方的科擧合格人員的培養情况。 根据明淸時代按各地方誌爲中 心的統計, 福建出身占全體人員的24%。 宋代全時期的科擧及第者中福建出身將達四分之一。 幷且不論是在科擧合格人數上, 而且狀元及第者上福建也表現出很好的成績。 福建在科擧方面能夠取得這樣優秀的成績的最値得一題的背景是福建地方的經濟狀况。 福建經濟條件惡劣, 南宋時代福建人除了農業以外, 也紛紛投身到其他領域。 因此各部門競爭非常激烈。 當時的人表示福建書生的學業水平之所以如此高, 不能否認與此情况無關。 但重要的是福建地方的文化乃至學問水平確實很高這一点。 州縣學以及書院分布等方面福建地方也很領先, 各地人之間的敎育熱也很高。因此福建地方的解試競爭很激烈。 比如福州, 爲了對付解試應試者的增加, 北宋末建立了試院。 當時擧子的數達3,000名。 到南宋時代應試人員急速增加, 紹興出達8,000名, 到孝宗乾道年間達20,000名。 試院規模也跟着擴展, 但無法滿足那暴增的需求。 這些現象在建寧府․興化軍․ 泉州․漳州等地也一樣。南宋時代福建有8个地域。 但是察看福建內部的科擧狀况, 各地都有相當的地域之差。 福建地方根据地理位置分上四州和下四州。 在社會經濟方面, 這樣的區分也很有用。 但汀州和漳州, 比其他地方更不相同。 硏究科擧合格者的培養時也一樣。 大體上福州和泉州, 興化軍等東南沿海地區和建寧府出現了很多進士, 相反汀州和漳州數量上很低調。 南宋時代的汀州和漳州在文化方面也與社會經濟方面一樣, 比福建的其他地區有顯著的隔差。
목차
머리말
Ⅰ. 福建地方解試의 施行情況
Ⅱ. 科擧及第者의 輩出實態와 그 推移
Ⅲ. 福建一帶科擧應試狀況의 地域差
맺음말
해당간행물 수록 논문
참고문헌
최근 이용한 논문
교보eBook 첫 방문을 환영 합니다!
신규가입 혜택 지급이 완료 되었습니다.
바로 사용 가능한 교보e캐시 1,000원 (유효기간 7일)
지금 바로 교보eBook의 다양한 콘텐츠를 이용해 보세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