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영문명
- 발행기관
- 중국인문학회
- 저자명
- 박순철
- 간행물 정보
- 『중국인문과학 』제56집, 285~306쪽, 전체 22쪽
- 주제분류
- 인문학 > 문학
- 파일형태
- 발행일자
- 2014.04.30
국문 초록
韓國詩話中對中國詩文批評的研究大致分為宏觀研究和微觀研究兩種方法。宏觀研究,舉例來說就是從整體上審視韓國詩話中對唐詩和宋詩是持有何種觀點來進行批評的。而微觀研究,可以說就是細緻地考察某一評論家對一兩名詩人的詩文是如何評論的。筆者之前曾在宏觀研究的觀點下,對韓國詩話中的中國詩文批評進行過整體研究。而本論文將在此基礎上,從微觀研究的觀點出發,以嚴羽和李睟光對唐詩的評論為中心來進行相互比較研究。嚴羽(1197-1253),南宋文學評論家,字儀卿,一字丹邱,號滄浪逋客。李睟光(1563-1628),字潤卿,號芝峰。嚴羽以≪滄浪詩話≫著稱,李睟光的代表作品是≪芝峯類說≫。通過其代表作品可以推斷出兩位詩人都是宗唐派詩人,對唐詩的評價要比宋詩高得多。實際上,李睟光通過對≪唐詩品彙≫和≪唐音≫的批評提到過在學習唐詩的時候,選擇什麼樣的書籍較好。李睟光生活在嚴羽之後的時代,對宗唐派詩人嚴羽的≪滄浪詩話≫有著很大的興趣。李睟光在≪芝峯類說≫中,提到過六種中國詩話,其中就有≪滄浪詩話≫。本研究將在兩位詩人間具有這樣聯關性和影響的基礎上,對≪芝峯類說≫中的詩話部分和≪滄浪詩話≫進行比較,以對唐詩的評論為中心,將李白和杜甫作為研究的焦點。進而得出如下結論。在兩位詩人的批評方式上,嚴羽在詩論的基礎上,喜歡採用比喻和含蓄性表現的理論批評。相反,李睟光喜歡採用具體的實踐批評。在批評文中,嚴羽運用比喻和含蓄性的文章進行表現,李睟光運用批評用語,採用單刀直入式地直接批評。這展現了中國詩文批評中,從抽象含蓄的比喻批評到採用批評用語,其批評方式的發展和專門化的過程。總結來說,李睟光作為宗唐派詩人,其詩論、唐詩觀、對李白和杜甫的評論幾乎都以嚴羽的≪滄浪詩話≫為根據展開評論的,兩者間相同點較多,不同的是以嚴羽的評論為根據,將其替換為批評用語或進行了補充說明。進一步來說,對嚴羽提及到的未進行說明的部分,採用實際批評的方式,來擴大了批評的領域,進行了細緻地評論。換句話說,李睟光在嚴羽的批評成果上,靈活運動實際批評的方式,對詩句,注釋,歸字的精確意義和用途進行了分析,擴大發展了對李白和杜甫批評的新領域,提高了韓國對中國詩文的批評水準,也提出了一些在中國沒有的觀點。
영문 초록
목차
Ⅰ. 들어가는 말
Ⅱ. 嚴羽와 李睟光의 唐詩評論
Ⅲ. 맺는 말
해당간행물 수록 논문
참고문헌
최근 이용한 논문
교보eBook 첫 방문을 환영 합니다!
신규가입 혜택 지급이 완료 되었습니다.
바로 사용 가능한 교보e캐시 1,000원 (유효기간 7일)
지금 바로 교보eBook의 다양한 콘텐츠를 이용해 보세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