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영문명
- 발행기관
- 중국인문학회
- 저자명
- 홍재현
- 간행물 정보
- 『중국인문과학 』제47집, 401~419쪽, 전체 19쪽
- 주제분류
- 인문학 > 문학
- 파일형태
- 발행일자
- 2011.04.30

국문 초록
本论文分开两个部分,进行过。第一个部分是,有关印尼华侨社会形成过程。第二是,有关印尼原住民和华侨之间发生的葛藤和敌视。除了序言,第二章讨论过华侨形成过程。也可以说是印尼华侨的历史。据资料,华侨从汉朝开始移到印尼,晋代和尚法贤去印度留学途中,遇到台风,他待留瓜哇,当时听到那里已有不少中国人。唐朝有比以前频繁的交流。按赵汝适诸番志,中国商船每年定期去东南亚和南印度从事贸易。到了明朝,永乐帝让郑和开拓印度洋的航路,而且炫示明朝的权威。经过郑和大远征,东南亚各地成立了华侨共同社会。十七世纪荷兰植民政府设立东印度公司,要开发雅加达和巴达维亚。为了充当大量的劳动力,开展对华侨宽宏大量的政策。正因为如此,引起华侨人口的增加。从十九世纪以后,华侨大量地移到海外。这是请朝的人民逃避贫困和战争的原因。第二个部分的背景是,印尼原住民对华侨(特别是华侨的经济力量)有否定的认识。华侨占印尼人口的百分之三。可是他们掌握印尼经济力的百分之七~八十。比如,华侨资本的成长归因于帮助荷兰植民政府或者印尼独裁政权。华侨重视可回收短期利益的部门或者投机性的商业部门。他们不肯投资于为国家发展的产业。华侨对中国比印尼有强烈的所属感和爱着。如果遇到政治或经济上的危机,何时也容易离开印尼。这样的否定认识简单地造成华侨和印尼原住民之间的葛藤。含着这样的背景,在印尼发生过很多的排华暴动。最大的是,1965年9月30号和1998年5月的暴动。在结论提过双方有没有责任和错误。起初,印尼的同化政策没有成功国民统合的理想。反而这政策产生民族集团间反目和葛藤。华侨的排他性也有对这暴动的责任。排他性以外,按照华侨的企业性格的特性,研究过这暴动的原因。
영문 초록
목차
Ⅰ. 서론
Ⅱ. 화교사회의 형성
Ⅲ. 반화교폭동
Ⅳ. 결론
해당간행물 수록 논문
참고문헌
최근 이용한 논문
교보eBook 첫 방문을 환영 합니다!
신규가입 혜택 지급이 완료 되었습니다.
바로 사용 가능한 교보e캐시 1,000원 (유효기간 7일)
지금 바로 교보eBook의 다양한 콘텐츠를 이용해 보세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