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영문명
- A Study on performance of Laoshe(老舍)’ Teahouse
- 발행기관
- 한국중국소설학회
- 저자명
- 鄭有善
- 간행물 정보
- 『중국소설논총』제35집, 403~423쪽, 전체 21쪽
- 주제분류
- 인문학 > 문학
- 파일형태
- 발행일자
- 2011.12.30

국문 초록
老舍(1899-1966)于1957年创作话剧作品《茶馆》, 被评为‘中国话剧史上空前的作品’。该三幕话剧以北京一间名为‘裕泰茶馆’的茶馆为中心, 通过讲述清末民初, 抗战胜利后中日战争爆发前等各个时期登场人物的身份变化, 侧面描写出了19世纪末处于变动期的中国。该作品创作的当时, 中国文学与中华人名共和国的树立进入了新的局面。新中国以毛泽东延安文艺讲话为基础规定了文艺创作方向为‘文艺为工农兵阶级服务’, ‘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即, 文艺和无产阶级政治连接创作了新的社会主义文学。老舍也确实在阅读毛泽东的文章以后觉醒到了‘文艺应当为谁服务, 怎样服务’并于1952年5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毛主席给了我新的文艺生命》一文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之后他选择了不仅是基本文化受用层, 以及不会基本阅读和写作都不会的工人和农民无产阶级也容易接受理解的戏剧文艺形式, 从1950年开始到1966年创作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和内容的话剧作品。他的戏剧作品包括18部话剧, 1部评剧, 3部京剧, 6部歌剧, 1部电影剧本, 共29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在老舍的戏剧作品中民间传统表演形式的说唱艺术在各处都均有出现。30年代初期开始老舍受文艺大众化运动,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民族文艺论争, 民族形式论争等政治社会文艺思潮的影响, 并反映在自己的创作作品以及相关协会活动中。1949年的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会议中成立了‘中华全国曲艺改进筹备委员会’, 老舍在对传统说唱艺术的整备中表现了极大关心并进行了积极的参与。第二年1950年他当选为北京文艺学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席。但是更让他对说唱艺术产生兴趣的根本原因应该是说唱艺术不受时间, 地点以及形式的限制, 具有民众性的特征。因此本文将考察传统一般的表演特征, 探究老舍为何将说唱艺术引入他的戏剧作品中的根本原因之后, 再考察老舍在现代戏剧《老舍》中吸收了民间说唱艺术的何种样态。
영문 초록
목차
1. 머리말
2. 전통 설창예술의 연행특징
3. 老舍 〈茶館〉의 설창예술 연행양상
4. 맺음말
〈參考文獻〉
〈中文提要〉
해당간행물 수록 논문
참고문헌
최근 이용한 논문
교보eBook 첫 방문을 환영 합니다!
신규가입 혜택 지급이 완료 되었습니다.
바로 사용 가능한 교보e캐시 1,000원 (유효기간 7일)
지금 바로 교보eBook의 다양한 콘텐츠를 이용해 보세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