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영문명
- The Culture of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in Ming-Qing Novels
- 발행기관
- 한국중국소설학회
- 저자명
- 김효민
- 간행물 정보
- 『중국소설논총』제19집, 93~113쪽, 전체 21쪽
- 주제분류
- 인문학 > 문학
- 파일형태
- 발행일자
- 2004.03.30
국문 초록
영문 초록
中國古代以文選官的的科擧制度, 存續了一千餘年, 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十分的關注對象之一。 科擧制度幷不僅僅是簡單的考試和選官, 타作爲一種權力機制, 在全社會形成具有强勁吸附力的文化磁場, 這種現象在明淸時期尤爲突出。 對當時大部分知識分子而言, 科擧文化是決定他們生活方式與價値觀念的重要因素。 小說的創作者和欣賞者也不例外, 他們絶大多數身受科擧文化的長期濡染。 由於科擧文化對明淸社會的影響非常深遠, 타爲小說創作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語境。 因此, 通過從科擧文化透視小說這一渠道, 有助於把握作爲明淸小說基礎的文化語境和小說的社會文化意義。
本文從“科擧文化”的角度, 探討了反映在明淸小說中的科擧文化。 首先, 科擧考試給士人提供出門的機會, 在간考和試畢歸來的過程中會有各種機遇, 小說作家往往把타作爲故事的環境。其次, 在小說題材方面, 多見於明淸小說的應考題材、 各種科場奇事題材、 窮書生金榜題名的題材等, 都和科擧文化有密切的關系。 령外, 小說家接觸最多、 最爲熟悉、 也最關心的當數士人階層, 因此, 在小說衆多的人物形象當中, 各類士人占相當高的比例。 可以說, 這些士人形象就是科擧文化反映在小說中的最直接的渠道。 明淸小說中的士人形象大致可以分成三類。 就是體現着作者的庸俗理想的人物和作爲同情對象的人物以及作爲批評對象的人物等的三個類型。
목차
1. 서언
2. 소설의 환경과 배경
3. 소설의 제재
4. 소설 중의 士人 인물형상
5. 결어
<參考文獻>
<中文提要>
해당간행물 수록 논문
참고문헌
최근 이용한 논문
교보eBook 첫 방문을 환영 합니다!
신규가입 혜택 지급이 완료 되었습니다.
바로 사용 가능한 교보e캐시 1,000원 (유효기간 7일)
지금 바로 교보eBook의 다양한 콘텐츠를 이용해 보세요!